今日一早起床,就聽到寧寧喘氣咻咻的聲音,非常不尋常。把她抱起來,發現她的身體熱熱的,還來不及拿出溫度計量量她的體溫,因為突然就滿身大汗,身體一下子又不熱了。然後過了一陣子,竟然吐了!之後就顯得不太舒服,一直想睡覺的樣子。

上了書田診所的網站,發現陳醫師竟然從今天一直休診到星期四,只好掛另一位醫師下午的診。

寧寧的食慾不像平常那麼好,我門也不敢多給她吃,怕她一吃就吐,所以她中午只吃了一些梨子和白菜湯,吃完沒多久就想睡了。

下午下起了超大雷雨,真不想帶寧寧在這種天氣出門,所以我就任由她睡,只是看她睡覺時呼吸好急促,肚子起伏得好厲害,看起來好像氣喘發作的樣子,覺得這樣不看醫生不行。顧不得外面大雨不停,硬是把寧寧叫醒,在風雨中趕去看病。

無奈太晚出門,果然沒趕上下午的診,於是改掛晚上的診,又在診所多待了一個小時,唉.....

終於熬到看診時間,把寧寧的狀況說給潘醫師聽,他覺得寧寧的狀況聽起來不太尋常。潘醫師幫寧寧做了些基本檢查,排除了感冒的可能性。只是,為什麼寧寧會有氣喘的現象發生呢?她從來就沒有類似氣喘的問題,已經三歲多了,突然急性氣喘發作也不太可能。為了取得更多資訊,醫生幫寧寧照了X光。

看了X光片,醫生說,寧寧看起來是氣管發炎,因為痰積在氣管,才會讓寧寧的氣不順。她的肺部看起來很明亮,不像氣喘患者的肺部因為塌陷而呈現較暗的顏色。排除了氣喘的可能性,讓我安心多了。

醫生繼續說,會造成寧寧這樣的情形,很有可能是感染了黴漿菌。黴漿菌???什麼東西啊?從埋都沒聽過耶?是支氣管長黴嗎?

醫生說寧寧很可能是在學校感染到黴漿菌,所以這幾天就先不要上學了!然後要多多拍痰~

醫生給寧寧開了抗生素,類固醇(說要壓制發炎反應,讓氣喘現象舒解),氣管擴張劑,和一些治療支氣管炎的藥粉。看到這麼多的藥,真是讓我頭昏眼花,腦子裡開始煩惱該如何讓寧寧吞入這一堆藥?該買幾瓶養樂多?

回到家,讓寧寧簡單吃了點東西,就先給她吃抗生素,吃完抗生素再吃類固醇,然後再吃氣管擴張劑。餵藥過程不容易,連哄帶騙地讓她吃下了藥。只是吃下去不到十分鐘吧,又全部吐出來....

這這這....又得重餵一次?

這次我把藥混在睡前奶中,只是,她大概才喝了十幾CC就不喝了。第二次餵藥又不成功。

看著睡著的寧寧,呼吸一樣急促,為娘的真的很擔心,希望寧寧能安穩安睡一覺到天亮呀...

 

有關黴漿菌

常爆發群體感染的黴漿菌肺炎     by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 賴建丞醫師

 

黴漿菌一年四季都可見到,以春夏交替病例最多,較常侵犯三歲以上幼兒,發病時會出現頭痛、發燒、喉嚨痛等症狀;因此,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症狀,且久久不癒,應儘早就醫檢查。

進入春夏交替之際,小兒科門診及病房多了些連日來發燒不退與劇烈咳嗽的小病患,而這些小病患們常會咳到滿臉通紅,甚至於嘔吐,這些小病患正是罹患了「黴漿菌肺炎」。

常侵犯三歲以上幼兒

黴漿菌肺炎是由黴漿菌感染所致,黴漿菌不是黴菌,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微生物。黴漿菌肺炎一年四季都可見到,每年春夏交替以及秋天,病例數會顯著增加,一般侵犯的年紀多為三歲以上的孩童以及年輕成年人,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病例數較少,但一歲以下的嬰兒也可以見到。

統計上,一歲以內的寶寶,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受過其感染而產生抗體,五歲時,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有抗體,成人則幾乎全部都有抗體。每年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兒童會受到感染,尤其以學齡孩童最多。黴漿菌抗體沒有終生保護效果,所以會再次感染。

黴漿菌的傳染是經由飛沫傳染,需要人對人的傳染,一般需要長時間與近距離的接觸才容易受到感染,它的潛伏期可長達2~3週。因此,臨床上,常見全家或學校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,黴漿菌肺炎才告終了。

出現多樣化的症狀

黴漿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症狀為主,包括咽喉炎、中耳炎、鼻竇炎、哮吼、細支氣管炎、支氣管肺炎、肺炎等,其中以支氣管肺炎是最常見的表現。發病時,最初會出現頭痛、發燒、喉嚨痛、全身倦怠等症狀,二到五天以後開始咳嗽,剛開始咳嗽大多沒什麼痰,之後咳嗽加劇,且出現白色黏痰或膿痰,症狀可持續到三、四周才緩解,10%會引起肺積水。

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會發高燒。一般流鼻水現象並不常見,這和一般感冒症狀不一樣。有氣喘病的兒童,黴漿菌感染也容易誘發氣喘發作,因此氣喘控制不良的病童,也要考慮是否合併黴漿菌感染。
黴漿菌感染有時候也會以呼吸道以外的症狀來表現,例如腹痛、嘔吐等腸胃炎症狀、皮膚疹,少數病人甚至會以關節炎、心包膜炎,以及一些神經症狀來表現,這時常會讓人忽略黴漿菌的存在。不過,多樣化的症狀也是黴漿菌感染的特點之一。

根據臨床症狀作為診斷參考

理學檢查時,約四分之三黴漿菌肺炎病童在聽診時會有異常。胸部X光的變化和臨床症狀時常不相吻合。例如有時X光顯示出肺炎感染的很厲害,但病童除了咳嗽很厲害外,精神卻還不錯;有些聽診檢查時,呼吸聲很糟糕,X光照起來卻沒有那麼嚴重。

黴漿菌是可以培養的,然而由於黴漿菌的生長十分的緩慢,所以培養黴漿菌,在臨床上的用途不大。目前臨床上診斷黴漿菌感染主要是靠血清學檢驗,當急性感染後,黴漿菌抗體濃度升高4倍以上,或是典型的症狀下抗體濃度大於1:128,通常認為是急性感染。因為臨床上沒有一個絕對的診斷工具,所以許多時候臨床醫師是依賴對流行病學的觀察,及臨床症狀作為診斷的參考。

以抗生素藥物治療

黴漿菌對一般肺炎常用的第一線抗生素,如安比西林或頭芽孢子素是沒有效的,黴漿菌肺炎的治療,可使用紅黴素或四環黴素10到14天,大部分的病人在治療後症狀會很快的改善。但四環黴素可能會傷害到正在發育中的骨骼與牙齒,所以八歲以下的兒童並不適用。

大約有20%的病患使用紅黴素,會出現腹痛、嘔吐、腹瀉等腸胃道的副作用。有些病人這些副作用會強烈到無法忍受。新一類的紅黴素抗生素,如日舒等,腸胃副作用就減少很多,而且其組織中的半衰期特別長,一天只需要口服一次,一個療程3到5天即可,是一個很好的替代藥物。另外紅黴素和一些藥物如氣喘病患使用的嘌呤類藥物,以及抗癲癇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,使用時要特別小心。

目前尚無疫苗

大多數黴漿菌感染的病例預後良好。少數病例會因黴漿菌感染引起無菌性腦炎、腦膜炎、脊髓炎、溶血、關節炎或心肌發炎。而這些併發症只需好好治療,大多也可以恢復正常,不過仍有極少數病例會因侵犯腦部而留下永久的後遺症。

黴漿菌肺炎病患排菌時間可長達三、四個月之久,經常會造成學校、家庭及社區內的群體感染。目前並沒有疫苗,感染之後也沒有終生免疫。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咳嗽、發燒久久不癒,應盡早就醫檢查、徹底治療,以免延誤病情。常洗手、帶口罩、流行期減少出入公共場所,仍是預防黴漿菌感染的有效方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ttlebel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